歐虎簡介 | 企業文化 | 客戶案例 | 研發產品 | 聯系我們 滬公網安備31011802003341 滬B2-20060162 滬ICP備09047713號 |
教育信息門戶網站解決方案 |
未來的教育網絡有賴于未來的信息網絡,未來的信息網絡應該是我們盼望已久的“信息高速公路”。事實上,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和計算機網絡的廣泛應用,促進了遠程教育網絡的發展。教育網絡是利用計算機通訊技術與教育技術相結合,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它應具有許多獨特的優點: 共 享——在網上可尋到最需要的學習資源; 交 互——實現師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共同交流; 隨 意——可在任何時間、任意地點進行學習; 超前性——可傳輸最先進和最新的講座; 可更新性——可隨時修改和更新網頁上的內容; 社會化——不受時空束縛,面對的是一個廣闊的知識新天地。 在國內的教育信息化經過了一個較長時期的硬件,網絡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之后,很多地區和學校今后的教育信息化投資和建設重點也將轉移到教育應用系統的建設上來。 歐虎科技作為中國知名的網絡軟件供應商,一直非常重視軟件技術對教育的促進作用,也已經開發了一系列非常優秀的網站,在中國的政府電子政務、教育電子信息化等領域,取得了很多的成功案例。下面將總結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普遍過程,介紹歐虎科技的教育信息化解決方案。 一般而言,圍繞教學活動為中心開展的教育信息化建設,通常包含以下信息化子系統: 圖1 教育信息化解決方案框架
上圖描述了一個完整的教育信息化系統的整體框架。該框架各部分之間形成“4橫2縱”的邏輯關系?!?橫”相互關聯,形成平衡的整體業務能力;“2縱”提供了系統安全,管理和開發的能力。下面對框架中的各主要部分作簡要介紹。 基礎設施系統 通常,校園信息化從建設硬件基礎設施開始,這個時候,客戶以采購硬件設備,例如服務器和網絡設備系統為主,上一些最基礎的應用,例如服務器操作系統,郵件系統,防火墻,殺毒軟件,數據庫系統等。由這些硬件和軟件,構成了信息化建設的基礎設施系統,提供包括網絡傳輸,系統安全,文件存儲,消息與協作,網絡電話,視頻會議等服務。 教育信息化應用 在完成基礎設施系統的建設之后,實際上完成了建信息化之“路”的任務,接下來,用戶必然要在“路”上行“車”,開始考慮信息化應用系統的建設工作。 教學資源電子化 從信息化改善教學任務的角度看,要實現教學的信息化,首先需要把傳統基于紙介質的教學資源“電子化”,才能利用信息技術的手段來進行教學。這就需要用戶建設一個教學資源電子化的應用系統,例如,課件制作軟件,電子備課軟件,以及教學資源的存儲,管理,交換的系統。 教學展示 當教學資源實現電子化之后,要應用于教學,必須把它傳輸到一個教學場所進行展示。此時用戶必然考慮建設一個教學展示系統,例如電子教室,網絡學堂等系統。 協作與交互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非常重要。利用信息技術改善教學,更有必要建設一個教學交互平臺,改善這種交流的手段,提供課堂上的實時交互,基于網絡的在線答疑,以及離線之后的交流和指導。 教學評估 在整個教學環節中,還需要對教學的結果進行評估,以便根據結果采取措施,不斷改進教學活動。因此需要建設電子化的教學評估系統,通過網上考試,進度跟蹤,在線調查等手段,對教學的績效進行評估。 教學管理 對于一個完整的教學活動而言,同樣有必要基于網絡信息化手段開發一個教學管理系統,以便對信息化教學活動進行管理。在教學管理中,包括學生信息,教師信息,課程安排等等。 校務管理 當教學活動基于網絡信息化手段來開展時,學校的行政管理也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來進行。這就需要用戶建設一個行政管理信息系統,用于實現電子化辦公,檔案管理,校園資產管理等學校行政事務。 以上信息系統就是當前我們在校園信息化建設中比較常見的一些應用。在現實當中,在每個學校,都或多或少地建設了這樣一些應用系統,例如在中小學領域,最為常見的是教學資源信息系統,而在高校,可以看到,例如網絡教學系統,數字圖書館系統,已經成為學校信息化的關鍵業務系統。 應用集成與信息交換平臺 當越來越多的應用系統在校園中出現時,用戶很快就會發現,這些應用系統由于開發時間,開發廠商以及應用的技術不同的原因,校園內部這些逐漸增多的應用系統并不能很好地進行信息交換,形成了“信息孤島”,給用戶的使用、管理和維護帶來了巨大的不便。此時,就有必要建設一個應用集成和信息交換的平臺,用于實現各應用系統之間的信息交換。 電子校園信息門戶 面對逐漸增加的應用系統,還需要建設一個集成的校園信息門戶,給用戶提供一個統一的入口,以便幫助用戶在校園內,只需訪問一個入口,就可以使用到后端多個應用系統所提供的服務。 系統安全與管理 對于一個完整的IT系統而言,除了上述整個解決方案框架中直接給用戶提供服務的模塊和系統之外,還必須建設運營維護和安全管理的系統,保證這些系統健康,穩定和安全的運轉,才能真正發揮它們的作用。 開發工具 隨著用戶需求的變化和增加,原有的應用系統需要升級,新的應用系統也會增加。這就需要建設一套強大的開發新功能,新系統的開發平臺和工具。 縱觀國內各地教育城域網和校園網建設的歷程,在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時,也暴露了一些急需改進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過去的教育信息化建設都是按照“按需建應用”的思路開展,缺少總體規劃的指導,根據需求,建設了許多獨立的應用系統,應用系統之間不能“互聯互通”,逐漸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島”,給信息共享,提高效率,用戶的使用帶來巨大不便,妨礙了用戶繼續使用的興趣,導致信息化建設投資得不到相應的回報。 第一步,目前首先需要考慮做的是教育信息網(也稱教育區域門戶網),第二步再考慮各區縣教育局網站(即教育管理部門網站),最后才是各中學小學網站,其中各中小學校的網站是建設重點,各學校的網站可以再細分為各班級網站、各年級網站、班主任網站和各科目教研組網站等,將網站應用于教育的價值充分挖掘,發展空間極其巨大。 教育信息網(區域網)需要成為教育的門戶網站,是集區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外展示的主站,基本囊括市、區教育的所有信息和資源。 在我們的構架方案中,區縣級教育門戶網和校園門戶網為二個主要類型,它們分別代表網絡的重要組成級別,其中由校園網及其他教育部門的行政網絡共同組成基礎門戶網,以后還可以考慮將基礎門戶網與省、市教委的信息中心相聯,形成覆蓋全省或全市的城域教育網! 總之,區縣教育信息門戶網就是要構建一個學校、區縣教育主管部門、市教育主管部門三級教育信息網絡系統(如上圖所示),將本地的教育機構全部互聯互通,實現資源共享、交流互動、網絡管理、信息服務、遠程教育等多種功能,形成輻射全市所有中小學及其他教育單位、面向社會開放的綜合信息化網絡環境。使其能為區域范圍內的各類學校、培訓機構、科研團體、教育企業、教育行政部門及小區家庭等提供全方位的教育信息和教育資源,從而促進學校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網絡教育等的綜合發展,加速教育現代化的進程。區縣教育網的建設同時也有利于促進教育行業的良性發展,信息技術教育也必將會成為未來教育的一個嶄新亮點!
|